木垒县农业局2017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 MLX08/2017-000075 | 主题分类 | |
名 称 | 木垒县农业局2017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 ||
主 题 词 | 木垒 农业局 2017 农作物 秸秆 综合利用 用工 工作实施方案 | ||
文 号 | 木一产字(2017)1号 | 发文日期 | 2017-09-18 16:18:06 |
发文单位 | 木垒县农业局 | 发布机构 | 木垒县政府网 |
各乡镇(场):
秸秆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木垒县农业连年丰收,农作物秸秆(以下简称“秸秆”)产生量逐年增多,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现象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促进木垒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关于开展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针对农村秸秆、落叶焚烧问题专项整治,突出重点、全面治理,综合施策,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秸秆资源和综合利用现状
2016年全县秸秆资源量为328554吨,秸秆综合利用肥料化占总量的15%、饲料化占总量的82%、燃料化占总量的3%。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不断拓宽、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效益快速提升。虽然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没发生露天焚烧现象,但是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扶持政策有待完善,在秸秆综合利用相应环节还缺少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导致秸秆加工转化能力不强,农民和企业直接受益的不多,不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二是科技研发力度仍需加强,部分关键技术相对薄弱,专用设备不配套,秸秆利用投入高、产出低,一些综合利用技术还存在技术标准和规范不明确的问题。三是收-储-运体系不健全,目前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经纪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力量较弱,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加上茬口紧、时间短,致使离田利用能力差。四是龙头企业培育不足,秸秆综合利用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利用商业模式较少,龙头企业数量缺乏, 带动作用明显不足,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缓慢。
二、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精神。紧紧围绕《新疆“十三五”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坚持秸秆综合利用与严格禁烧相结合,深入研究和完善鼓励秸秆综合利用配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逐步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同步,培育和壮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目标任务
按照《关于印发 2017年自治州美丽乡村行动考核细则及验收体系的通知》要求,2017年,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示范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5%以上,实现农作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焚烧和废弃情况得到彻底消除。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存、运输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秸秆资源集约、循环、高效、充分利用,解决秸秆废弃和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四、重点领域
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燃料化利用
五、工作安排
6月1日起至10月30日,共分3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发动阶段(6月1—6月30日)。县农业局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和督查组,乡(镇}也要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行动迅速、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落实秸秆集中堆放点,联系机械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秸秆综合利用的自觉性。
(二)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阶段(7月1日—10月15日)。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坚持经常性不定时巡查,防止秸秆焚烧现象发生。农业局要做到清楚掌握辖区内各乡镇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对违反规定、焚烧的地方,要及时报告。
(三)总结考评阶段(10月16日—10月30日)。县根据各乡镇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对各乡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考核,对不能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
六、主要措施
(一)农作物秸秆统计工作
为准确掌握我州农作物秸秆资源和利用情况,推进秸秆综合利用,2017年各乡(镇)要认真做好所属行政区划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统计工作,重点做好对秸秆肥料化(含还田)、饲料化、燃料化四项指标进行统计汇总分析,于每月20日前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统计表与工作进展情况一并报县农村能源站。
(二)推进秸秆就近就地综合利用
坚持农机农艺结合,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采取田边地角就近堆沤还田、机械化粉碎还田、免耕覆盖沃土还田等方式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扶持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在各乡(镇)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在给予农机购买补贴的基础上,通过秸秆的机械化还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三)推进秸秆规模化产业化利用
扶持从事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的企业、合作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合作社收集秸秆给予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开展秸秆在饲料中利用的技术研究,扩大秸秆在饲料中的利用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秸秆规模化产业效益,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覆盖免耕等技术,发展秸秆青贮、氨化,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推进秸秆基料化利用。
(五)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闻网站、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要充分利用好宣传单、专栏、公告、标语、短信、宣传车等形式,要充分利用好农民培训这个宣传阵地,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专题教育活动。要把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到辖区内每个乡镇和农户,确保宣传教育无空白无盲区。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及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搞好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将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逐级分解到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建立考核制度,加强目标考核。
(二)完善政策措施。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同方式、不同途径,研究完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研究完善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利用扶持政策;加大政府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融资机制。
(三)加快技术创新。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推广,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积极引进开发先进实用的秸秆收集、储运、利用技术工艺和装备。扶持引导基层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采取面向基层,贴近农民,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用技术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逐步提高全社会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和自觉性。
木垒县第一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