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mlx.gov.cn

木垒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 报告(2020)

2021-01-04 12:56:06 来源:木垒县人民政府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木垒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由木垒县人民政府直属管理的正科级单位,是全县唯一一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成立于20055月,是为整合教育资源将原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农广校、农机培训中心、企业培训中心、妇女培训中心合并成立的。学校占地总面积20868平方米,绿化面积76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3920平方米;有独立的食堂和餐厅,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一次性可满足150位学生就餐;厕所、学生浴室占地110平方米。资产总值为21709万元。

目前与木垒书院、木垒县萨木尔森木艺制造有限公司、木垒县歌舞团、木垒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美术绘画、民族刺绣和工艺品制作、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实训基地;在博物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户村建立了乡村振兴战略基地。

1.2学生情况

1.2.1在校生规模

2019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67人,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33人,较上年增长了98.5%

学校与东北财经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昌吉电大等学校联合办学,现有学历教育学生585人。

1.2.2招生规模

2019年我校招生人数为67人,2020年我校招生人数为85人,较上年增加26.87%

1.3教师队伍

现有教职工32人,生师比为4.2:1,专业课及文化课教师25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中级教师16人;双师型教师比例为0.04:1,专任教师本科学历25人,本科学历比例为100%,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0.24:1

1.4设施设备

现有实训教室12间,其中声乐、器乐室9间、舞蹈室1间,美术绘画室2间;有多媒体教室9间,多媒体机房2间,有计算机80台,图书室1间,纸质299册;教学仪器设备值68.05万元,与上一年的数据相比有所增加。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促进就业为宗旨,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经校内检测,文化课合格率为19%,专业合格率为64%,体质测评67.94%

2.2在校体验

理论学习、专业学习、校园文化满意度98%、生活满意度99%、安全满意度100%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持续关注并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每年十月下旬,将全校贫困学生筛选收集,采取精准扶贫,了解和掌握学生家庭实际状况,帮助解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精准教育。

2020年春季我校有学生59人,全部享受了免学费、免住宿费和书费政策;建档立卡学生22人均享受了2000元的

助学金;2020年秋季中职在校生108人,其中:201948人,202085人。201948名学生“三免一补”经费全部落实到位,202085名学生的助学金、学费、书费、住宿费均未下拨,故学校对这部分学生的“三免一补”费用暂时未予落实。

2.4就业质量

2.5职业发展

美术绘画专业,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确定课程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真正形成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其中通过校内实训,校外观摩的专业实践教学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

学校突出专业建设促进科学发展。成立以校委会及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了广泛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制订了专业建设规划并进行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的修订,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现实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

大力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专业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

3.3教师培训培养

我校教师队伍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积极培训学习。学校健全人事分配制度、 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管理干部任用制度、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和教师培养制度,采取自评、互评、生评、校评一体的评价考核机制,将教师教学、管理实绩和科研成果等列入重点考核范围。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指导、教学常规辅导、课题研究和基本功提升等方面进行指导,助力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每学期开展1-2公开课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11月份开展以“人人出彩,技能强国”为主题的技能比赛活动;选派教师分别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昌吉州党委党校和昌吉州文艺联合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昌吉州文联文艺家协会中青年骨干人才培训班进行学习。

3.4规范管理情况

1.管理机制体系

实行校、处两级教学、学生管理及就业服务管理,制定相关教学、学生管理制度,由专业负责人组织实施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由校处两级教学督导检查、评估实施情况。

2.质量监控体系

建设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组织机构,突出持续性、全程性监控特点,实现教学质量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实施“社会、学校、教务处、学生”四方监控,“学校、教务处、学生”三级评价,“用人单位、教师、家长、学生”多向反馈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

制定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并执行;采取领导干部听课、督导、教务处和系部的教学常规检查、学生信息员、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检查实施情况;定期听取教学反馈汇报并进行调整与改进;定期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总结调研结果调整教学管理与实施。

定期对专业授课人员信息汇总、管理制度及处理情况、评教结果和反馈、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报告,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保障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3.5德育工作开展情况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丰富的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为核心,以营造丰润的校园文化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学校德育课教学突出素质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法制、健康心理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新,突出针对性,并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取得显著效果。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健全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我校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了高品位、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举办“致敬先烈、缅怀英雄”手抄报活动、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主体黑板报活动、开展“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教育读书及主题书画、主题写作活动等,在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帮助广大师生陶冶情操,启迪心智。

3.6 党建情况

学校现有党员26人,党支部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及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力求做实促行,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体会到党组织在促进社会稳定及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认真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开展“双亮双述两联一评”活动,让党员主动认领岗位,鼓励广大党员干部争先创优。

学校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党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战斗力得到了有力提升,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党支部还需进一步探索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和党风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任务,全面正确而又切实有效地寻找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带领全体党员再接再厉、勤奋务实、开拓进取,谱写学校党建工作的新篇章。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与木垒书院、木垒县萨木尔森木艺制造有限公司、木垒县歌舞团、木垒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美术绘画、民族刺绣和工艺品制作、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实训基地;在博物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户村建立了乡村振兴战略基地。

4.2

4.3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5.2社会服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师资、设备条件等资源优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积极倡导全体师生义务到社区、敬老院等地开展捐赠、帮扶等“献爱心”便民服务,通过这些活动,向公众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传播职业教育正能量、好声音、新形象,扩大了我校社会影响力。

5.3对口支援

学校积极参与对口帮扶工作。5月份,分别来自南平市和漳州市的援疆教师共有5名,5位教师在我校承担语文、数学、地理和英语四门学科的教学任务。他们认真调查学生情况,针对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动手中动脑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即获得知识,又能运用其理论技能服务于社会实践。

学校领导班子充分利用传统节日中秋节和古尔邦节,开展两地融情活动,师生通过共同赏月、吃月饼和体验炸馓子,体验闽木两地不同的习俗和文化,增进了感情。

全年累计接受捐赠现金5万元,图书、棉衣、棉裤、口罩、颜料等物品,价值<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30px;">5.5万元。

5.4服务抗疫

我校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部署,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各类疫情防控预案,完善各类疫情防控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选派干部下沉社区。严格落实体温监测、消毒、通风换气、物资配备、宿舍管理、校园及餐厅卫生情况、教职工及学生佩戴口罩等;利用“开学第一课”、各类板报、标语、QQ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积极开展新冠肺炎防治宣传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不扎堆,使师生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每天坚持错峰上、下学及错峰就餐,学生放学及就餐时,学校安排值周人员在餐厅和学校门口执勤。校领导定期进行督导检查,每次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竭尽全力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2020年拨付实训设备购置费50万元,教育费附加拨入资金45.6元,免学费补助经费拨入10.72万元,建档立卡贫困生助学金拨入6.16万元,公用经费拨入9.69万元。

学校能按上级文件精神对国家拨付免学费资金统一管理,坚决杜绝挤占、挪用或截留经费等现象发生。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生助学金6.16万元足额发放。

6.2政策措施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制定了自主招生计划,落实了专业教师短缺,制定了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强化现代管理制度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

7.特色创新

1) 我校优化校内实习基地,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相融合,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校内外优质资源共享。达到学校、师生、基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标。

2)以生为本,结合普通话水平提升以社团形式分层分内容练习,不断加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水平。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1.没有完全固定的办学场所(现与县中学高中部合属办公),致使好多工作无法开展。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单一、能力不足的问题使培训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3.实训基地和设备缺乏,职业技能培训缺乏实践操作平台,学员在技能提高方面受阻。

4.学生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养成不够。

8.2改进措施

1.积极向政府争取,解决相对固定的办学场地。

2.多渠道争取上级对教师力量的支持及校外聘请等途径补充我校教师短缺问题。

3.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断添置、更新实训设备,对实训场地进行模拟生产场景改造,不断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

4.安排适度课时,加大学生普通话学习力度,结合学校德育处、学生科及各科老师通过各类活动,不断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积极组织教学检测及辅导,打牢学生文化课基础。

                                      木垒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0201231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新ICP备14002605号

电话:0994-4828100 传真:0994-4828100 mailto:mlxx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