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办法
2021-04-17 10:55:47 来源:应急管理局
第一条 为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强和鼓励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者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设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电话或电子信箱,建立健全举报管理网络。
第三条 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提倡实名举报,便于及时核实、查处和消除隐患。举报人要求保密的,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为其保密。
第四条 自治县行政区域内存在下列情形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有权举报:
(一)发生死亡、重伤或中毒等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单位或有关人员破坏或伪造事故现场、隐瞒不报或未及时、如实报告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二)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
(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及废弃物处理经营企业未取得相应资质的。
(四)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营业场所、仓库与员工宿舍或民宅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危及员工、居民安全的。
(五)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未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考核合格的。
(六)有关单位或个人不具备安全资质和条件开采矿山的。有关单位或个人为已被停业整顿或关闭的矿山提供电力、爆破器材、设备等生产资料的。
(七)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依法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
(八)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九)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即安排上岗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未依法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作业的。
(十)本条(一)至(九)款情形以外的其他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经群众反映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个人置之不理或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
(十一)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求被审查、验收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
(十二)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报告的。
第五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实行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对一般事故、隐患的举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标准分四类八级。
(一)一般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1000元。
(二)较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3000元至5000元。
(三)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10000元至20000元。
(四)特别重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标准为20000元至30000元。
第六条同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有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举报的,对第一时间举报的单位或个人给予物质奖励,对其他举报人给予表扬。
第七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建立事故、隐患举报处理统计和报告制度。
第八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实行一事一评、一事一奖励。奖励资金由县财政列支。
第九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对群众举报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尽快组织核查,对查实的事故、隐患要迅速采取措施,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限期整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条有关单位或个人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纪检、监察、劳动保障等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是指依照《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木垒县应急管理局负责解释。
木垒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违法行为举报电话:0994-4869987、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