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mlx.gov.cn

东城镇:黄牛品种改良成为村民致富“法宝”

2019-08-07 11:22:07 来源:木垒县人民政府

“一定要让你家牛圈保持干燥,不然经过手术后的牛可能会染病。”81日,东城镇兽医站技术人员开展黄牛品种改良工作。公牛去势(即阉割公牛)是黄牛品种改良工作的重要环节,每阉割完1头牛,技术人员都会细心地叮嘱养牛户。

为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品种改良工作的积极性,东城镇利用下沉、结亲和科技巡回服务、入户走访等活动之机,开展农牧民科学养殖技术培训,因势利导,让广大农牧民认识到改良牛生长快、个体大、产肉多、质量好、价值高、效益好等优点,结合身边实例,使农牧民看到改良后的牛产值是土种牛的2倍以上,品种改良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措施,以此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改良热情。

随着该项工作的推进,东城镇领导干部们都开始忙活起来,镇机关干部、各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更是直接参与了公牛去势工作,为黄牛品种改良工作奠定基础。

“你家公牛有几个月大了,卖了没有?没卖的话,我们就来给它打上耳标,然后请专家把你家符合条件的牛阉了”为劝说村民积极配合公牛去势工作,尽快给牛打耳标、上“身份证”,东城镇干们部顶着烈日,专门“瞄准”村民干完农活回家吃饭的空当宣传公牛去势工作。

“我家牛在山上吃草,还没有牵回来。”

“打耳标会不会伤着牛?阉割会不会伤着牛?”

走村入户过程中,由于部分村民对该项工作的不理解,机关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兽医站干部遇到很多困难,一时间公牛去势工作遇到了阻力。但“他们坚信:只要不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为如期完成公牛去势工作,除了选午饭时间到村民家中宣传外,还一起到田间地头寻找黄牛的踪迹,耐心给养牛户讲解政策。慢慢的,村民的疑虑也消除了。

过去有句俗话:“家有万贯,带毛(牛羊等牲畜)的不算!”如今,国家出台了各项惠民政策,从山上搬迁下来的村民,不仅有房有地,还有草场补贴和养殖“VIP”入户服务,其中养牛成了短、平、快的致富法宝。

“前些天,我家另外一头6个月大的牛犊卖了6000元,要是‘土牛’最多能卖3000元。”鸡心梁村村干部马合木提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天,他把家里体格健壮的新疆褐牛都牵来了,就是想让兽医站技术人员看看有没有怀上。马合木提家一共养了20头牛,仅去年就卖了8头牛犊,大都是品种改良后的“新一代”,身价翻番,一下子多挣2万多元。

目前,全镇生产母牛670头,需人工授精生产母羊250头,累计完成黄牛人工授精179头,完成全年任务的71.6%。

“牛妈妈”经过品种改良“变身”为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黑白花奶牛或“混血”,这些牛个大、生长快、销路好,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新ICP备14002605号

电话:0994-4828100 传真:0994-4828100 mailto:mlxx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