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东城镇:立足实际出巧招 乡村蝶变换新颜
2021-11-01 12:43:24 来源:木垒零距离
天蓝、地绿、村美……如今,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东城镇大地正悄然发生着可喜变化,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科学治理有“精度” 乡村颜值靓起来
整洁平坦的乡间道路,摆放整齐的柴草农具,清新别致的农家院墙……走进东城镇,如画的田园风光处处可见。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里的村屋民居纷纷穿“新衣”、戴“美帽”,有的是木栅栏,有的是石头墙,让原本沉寂的山村顿时感觉鲜活起来。
四道沟村委会使用镂空墙摆设四道沟村原始村落仿古陶瓷,更加直观的展现当地特色。截至目前,就地取材为房屋“穿新衣”“戴新帽”18处,新种植树木3000余株。
东城镇城乡田间地头的铁皮屋明显减少,乡村面貌显著提升。昔日堆满垃圾的卫生死角被清理,如今种满助村民致富的果树,残墙断壁也“变身”为休闲娱乐的文化公园。
二、创新治理有“高度” 构建宜居大格局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东城镇的各位父老乡亲,我们要从每家每户做起,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一大早,东城镇的大喇叭声音响亮,循环播放着宣传语。炊烟袅袅的村子里,不时有群众出门,在自家院门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分类投放垃圾。
走进东城镇,只见村民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两个垃圾桶。该镇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加快宣传和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率先创建生活垃圾分类驿站,提倡“两桶一袋”分类方式,“爱分类小程序”购物等,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减量-积分”管理模式,推动全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新时尚蔚然成风。
东城镇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并换取积分,以积分换商品。此外,党员干部轮班指导群众正确分类投放,村民从“不懂分类”到“主动分类”,从“随手扔”到“随手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习惯逐步养成。(木垒县融媒体中心通讯员黄金玲 仇志伟 昌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