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白杨河乡:凝聚人大代表力量 助力人居环境提升
2023-09-19 09:30:41 来源:木垒县人民政府
为形成常态长效的共建共治共护共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局面,白杨河乡人大坚持高起点抓规划、聚焦重点抓整治、完善机制抓长效,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以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处理为抓手,探索建立“三分四常四定”长效管护机制,切实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增添动力。
创新“三分”举措 构建全覆盖共治共管网络
创新“分级包保+分步治理+分级监管”的三分举措,制定印发《白杨河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行动方案》,建立“乡镇领导包村、村级力量包组、党员包户、网格长包片、群众包庭院”的层层包联机制,形成环环相扣的“责任链”,由党员、人大代表自愿领办,对河道、村道、巷道、林带等进行管护,辐射监督、引领和带动群众自觉自愿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同时,以“党建+人大”的模式,执行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环境整治“五定”,并对网格员、网格长进行公开公示,通过“党委领航、支部领路、党员代表领头”思路,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实现村内所有区域有人抓、有人管,形成了各司其职、齐管共护的工作格局。
实施“四常”管理 压实全流程共建共管责任
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采取“常安排、常检查、常考核、常通报”的工作机制,严格建立一日一销号、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排名,一季一观摩工作推进机制,组建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督查巡察小组,对于存在的死角盲区整治不彻底、卫生标准不够高、力度不够强等突出问题,不间断对各村督查曝光和“回头看”,通过工作微信群、随手拍、及时传,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问题不过夜,以最大的力度、最短的时间,督促各村真抓实改,确保当天整改销号,并充分发挥村级“红黑榜”激励和曝光作用,组建“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群众代表”的人居环境检查工作小组,每周检查曝光一次,同时,每月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本周人居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激励和引导群众爱护公共卫生,定期组织开展“美丽庭院”“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牢固树立“环境治理、人人有责”的观念,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健全“四定”机制 打造全方位共护共管体系
依托“万名代表进万家”、主题党日、村民说事日等活动,实行“每周五人居环境整治日”活动机制,组建“我爱我家 代表先行”“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团队,持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集中观摩评比等活动。通过“定人员+定区域+定制度+定责任”的网格化人居环境管理模式,制定自纠自查、交叉互查、督导通报、观摩评比的“四制度”,以“美丽庭院”为抓手,推行“户评比”制度,发挥党员、人大代表、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明确卫生网格区域,形成“书记乡长包片、副职领导包村、包村同志督促、村书记主抓、村组干部包巷、党员和人大代表包户、网格员监督”的环境卫生整治网格体系,做到检查有区域,考核有制度,切实带动群众提高保护环境卫生意识。
下一步,白杨河乡还将始终坚持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工作,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力提升村容村貌,真正解决乡村人居环境问题,让环境由“一时美”变成“时刻美”,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讯员:黄绍东 钟曦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