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事迹展播】以小产业带动农牧民大增收
2021-01-21 11:00:18 来源:木垒县人民政府
木垒县哈依娜尔民族手工艺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赛开尔·胡山多年来抢抓市场商机,创新发展思路,带领农牧区哈萨克妇女艰苦创业,在边远贫困村创办卫星工厂、扶贫车间,将我县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商标销往全世界,她还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开发哈萨克古法手工皂新产品,受到了当地农牧民的称赞,获得了自治区脱贫攻坚创新奖。
1994年成为下岗职工的赛开尔·胡山,试着做民族刺绣工艺品生意。先后将木垒的刺绣产品销往乌市、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地。期间,她又创办了乌市阿劳少数民族技能培训学校,用短短的几年时间培养了300多名刺绣、烹饪、裁剪等方面的技术人才。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让家乡的少数民族妇女姐妹共同致富才是她的梦想。2006年,赛开尔·胡山回到家乡成立了自己的刺绣公司。2008年,在大石头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大石头乡乔克帕尔塔斯民族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占地面积300平米的闲置房屋改建成生产厂房、产品展厅、培训基地为一体的民族刺绣示范园区。吸纳周围农牧民就业120多人,当年大石头乡生产基地产值达187万元。
2010年,木垒县把工艺品刺绣纳入全县五大支柱产业中来,并建起了哈萨克刺绣产业园区。2012年赛开尔·胡山园区租赁了1020平米的厂房,引进5条各类现代化刺绣生产线,同时,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年生产刺绣品达3万多件。到2015年,公司年产值达320万元,成为自治县刺绣工艺品龙头企业。
赛开尔·胡山由于肯学习、善钻研,已成为全昌吉州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带头人,成为哈萨克民族刺绣工艺品设计、创新的技术人才。多次受到自治区、昌吉州妇联、经信委、民宗局等部门的表彰鼓励。
2015年以来,赛开尔·胡山先后在大石头乡举办了农牧民技能培训班11次,培训500余人,从传统工艺刺绣的开发到工艺品的制作,哈萨克香皂的创新,多门类进行培训开发,使广大农牧民、贫困户从传统思想观念转变、智力开发、技能素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2020年,公司生产的创新产品哈萨克古法手工皂(薄荷手工皂、白芷手工皂、党参手工皂、玫瑰手工皂、荨麻手工皂)和丝路缘牌洗衣液、84消毒液,被自治县推荐为国家级扶贫产品目录。她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收购当地贫困户生产或采集的灰条菜、荨麻、牛奶、山羊奶、羊尾油等,为贫困户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共为该乡贫困户增收130万元。通过技能培训,两个生产车间先后又解决了大石头乡农牧民和贫困户50余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人,现已实现脱贫。
赛开尔·胡山说:“一路走来,有机遇也有挑战、有顺利也有坎坷,但是,再苦再难,也都挺过来了。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乡亲们的帮助,更离不开我的各族‘姐妹’的不离不弃。我作为一名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重任在肩,我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成果,更要珍惜我和我各族姐妹之间的缘分,在今后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