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

www.mlx.gov.cn

西吉尔镇

2023-09-21 12:56:39 来源:木垒县人民政府

一、西吉尔镇基本情况

(一)人口

西吉尔镇位于木垒县政府西南23公里处,辖5个村、33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2691户7585人(常住户数1532户4402人),其中:汉族2483户6826人、维吾尔族62户212人、回族33108人,哈萨克族101户382人,其他少数民族1257人。

(二)民族风情

我镇居民大都是由于民族迁徙、屯田、支边慢慢来到这里,选择生产生活条件便利的区域开始定居。少数民族大部分是在政策引导下逐渐定居,如阿克塔斯村村民就是于2011年由大石头乡4个村的部分牧民移居到此的,也有一些游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定居于此,水磨沟村的维吾尔族就是这种情况。辖区内有清真寺1座,各族群众能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每次大型文化活动中都能得到充分体现。因为我们这附近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多个民族,所以这里的舞蹈类型也比较丰富,最多的是我们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这也是我们木垒人的特色,多少都会一点黑走马。

(三)队伍建设情况

1.党政班子:我镇有党政班子成员12人,其中女性2名,在职挂职干部1名,研究生1名;镇机关有公务员20名,事业编41名,编外干部8名。

2.村“两委”班子:自2021年换届以来,有村两委班子成员33人,4个村党总支书记4人,1个村党支部书记1人,担任村书记、主任一肩挑的3人,平均每个村配备到村工作大学生各2人,村级后备力量35人。

3.基层党组织:全镇有5个村,党总支4个,分别为水磨沟村党总支,屯庄子村党总支、果树园子村党总支、西吉尔村党总支,阿克塔斯村为党支部。全镇有党支部20个,党员554名,其中正式党员537名,预备党员17名,流动党员110名。

三、辖区特点

(一)自然特点

西吉尔镇地处天山北麓脚下,距木垒县城以西23公里,东与东城镇为邻,西与英格堡乡、奇台县老奇台镇交界,全镇总面积约122平方公里。西吉尔镇属典型的温带大陆半荒漠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6℃,无霜期154天左右,全年日照数2800-3000小时,热量丰富,四季分明,气温年日温差大,也就有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传说。年均降水量292.4毫米,年蒸发量2020毫米。全镇有唯一一条源于雪山深处的水磨沟河,年径流量887万立方米,地下水储量为1200万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700万立方米。

(二)历史沿革

西吉尔镇,蒙古语为“多沟坡的地带”,1994年撤乡建镇,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建制镇,2019年被自治区授予“平安乡镇”称号,2018年水磨沟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2019年水磨沟村入围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2020年水磨沟村入围新疆首批美丽乡村,同年水磨河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通过“国家4A级景区”验收,2022年水磨沟村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创建示范村。辖区内屯庄子村、水磨沟村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果树园子村于2022年被评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为我镇第三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末清初以来的建筑,因拔廊房而闻名,起初融合了陕甘地区建筑风格,为适应本地气候,追求冬暖夏凉,人们把廊檐向外“拔”出了一截,故称为“拔廊房”。2022年木垒县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实施以来,传统村落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保护,目前项目已完工。另外,我镇水磨沟村水磨文化历史悠久,村名也因此得来,也是我镇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之一。

(三)产业发展特点

1.整体布局:水磨沟村和屯庄子村是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旅游村,果树园子村和西吉尔村为农业村,阿克塔斯村以畜牧养殖为主,各村产业优势互补,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近年来,我镇以木垒发展全域为背景,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旅游提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品牌优势,以康养小镇打造为契机,实施产业兴村行动,积极打造“一心、两区、领多点”,庙尔沟森林康养核心发展区(一心),南部游客接待服务、中草药种植区和北部康养食疗产品生产加工展示区(两区),促进镇域小杂粮加工厂、野菜饺子厂、挂面厂、山粮酒厂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整体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农副产品附加值。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水磨沟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开办民宿,带动全镇28家民宿客栈相继成立,吸引外出青年回乡创业打造“水墨花谷”游乐区,引进姓村民投资创办农家乐等。投资500万元打造高标准民宿客栈1处,通过招商引资争取九洲恒昌公司200万资金对18家民宿进行了提升改造;相继打造村史馆1座,电商工作室1个,复原水磨坊1座、水车4座,提升改造村级文化站5个,修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2处、景观大门1座、自助野炊餐饮区1处,修建十二生肖和二十四节气康美石步道2条,完善了景观亭(台)、伴河步道、文化长廊、停车场、乡村大舞台、三星级环卫厕所、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

3.发展方向: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才为第一资源,紧抓机遇,引进新村民,鼓励支持创业和就近就业,主动适应现代慢生活体验和康养旅游新业态,持续宣传推介传统村落文化和水磨文化,打造小游园、采摘园、小吃街、自助烧烤区、民俗客栈改造等为一体的集“避暑、休闲、度假、观赏、游玩”的“田园综合体”体验区,并通过镇政府在旅游旺季举办大型文旅活动为景区引流,强势拉动了庭院经济快速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电子政务办公室承办、新ICP备14002605号

电话:0994-4828100 传真:0994-4828100 mailto:mlxxxb@163.com